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6322|回复: 12

果冻皂

[复制链接]

23

回帖

3

听众

290

小花
花开2朵 Rank: 2
小新手 发表于 2017-1-28 18: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在为皂皂果冻而开心吗?果冻过的皂更温和是错误的说法。
先来看看皂化良好的手工皂是什么样(转自台湾皂师韩丽老师的博客):
1.出模前,无出水或出粉现象。
2.出模时不黏模。
3.皂体具有硬度,即使是纯软油皂。
4.切皂后的切面处色泽一致,干燥度一致。无电视机框或果冻样或松花雪花之类的。
5.切皂时皂边缘不起毛边,切面光滑无明显的凹凸颗粒感。
6.皂体测试后pH值较低。
7.晾皂时皂体不吸潮或不出皂粉。
看完之后你可能会感到疑惑,传说中的“果冻”不是一种皂化完全的理想状态吗?其实,我们一般所见到的“果冻”是皂皂内部还未皂化完毕的表现。
在想要弄清原因之前有一个前提知识:
油脂是由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两者的皂化速度不同,饱和脂肪酸更容易皂化,这是因为饱和脂肪酸没有烯烃,是单键,而不饱和脂肪酸有双键,在反应过程中,双键要打开进行加成反应,这个过程比单键的饱和脂肪酸就要慢了很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皂化速度比较慢,其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皂化最慢。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代表:橄榄油;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代表:葡萄籽油,玫瑰果油。
下面用以下几点来解释皂皂的果冻现象:
1.刚脱完模的皂皂切开后如果有果冻现象,说明皂皂内部还在进行反应,因为皂化反应时温度高,分子振动剧烈,运动的分子间空隙变大,光能够透过分子间隙而使皂皂看上去有透明果冻感。(因此吐司模做的皂如果切开后有果冻就不要继续切了,多放几天再切皂,防止还在反应的皂皂被切开后接触空气产生皂粉和氧化酸败)
2.如果切开后发现短时间内果冻消失了,那说明皂化反应结束了,分子结构稳定,排列紧密,所以颜色均匀不透光。
3.如果果冻圈消失很慢或者不消失,那就说明了皂皂内部的皂化反应不完全。一般是因为配方中的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比较多,皂皂在入模前搅拌不够、皂化率低,入模后因为水分子运动活跃,打断了脂肪酸和碱离子的结合,尤其导致“慢热型”的不饱和脂肪酸更难继续反应,没有稳定反应的各个分子之间无序排列,透光就会看到果冻感,且不会消失(因为不饱和脂肪酸不靠外力很难皂化),反应停滞的皂皂在后期温度不够,水分蒸发少,皂皂中心含水量高,也会呈现出果冻的效果。所以有些皂皂切开后果冻不会很快消失,只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缓慢变浅。
4.国内皂圈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果冻的皂就是一块废皂”,这种说法是绝对错误的。没有果冻是因为皂皂在脱模前就已经基本反应完全,分子相对排列紧密,所以颜色均匀不透光。果
5.全果冻:真正的全果冻是指皂皂在很高的温度下反应时呈现半透明的状态(如热制皂在锅中加热后的状态),而且这种果冻感会在温度降低后立即消失。而那些脱模冷却后还呈现“全果冻”的冷制皂,则是因为入模太早,还没有稳定结合的分子键碰到高温后被打断,导致皂化率低,后期没有足够的温度让水分蒸发,所以呈现出果冻感(这种状态不是热析,仅比热析好一点,如果皂化率再低一点就无法凝固,也就是热析了)。这样的皂皂放置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表面会变回正常的状态,但它的皂化是非常非常缓慢的,存在很多游离碱和游离酸,建议直接热制补救。
6.很多人说皂皂会果冻是因为保温做得好,温度高皂化就更完全,皂皂更温和。但实际上保温时温度太高对皂化来说并不是好事,温度太高会导致结合不稳定的分子键断裂,还没有皂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皂更难皂化。因此“皂皂果冻的部分比没有果冻的皂化更完全”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关键还是要提高入模前的皂化程度,入模前皂化率低,再怎么保温都是没用的。
7.如果皂化情况比全果冻还差,就会产生热析:热析并不是仅仅因为保温温度太高,主要原因还是入模时皂化率太低,尤其是水相多的奶皂,入模后内部放热严重,还不稳定的分子键被冲断,皂液变成棕色的液体,严重时表面开裂,喷发出来的皂呈半透明糖心状态,软趴趴的不成皂。建议能搅拌的继续回锅搅拌,不能搅拌的做热制再生皂。


以上没有看懂的塘友直接看结论:刚脱模的皂有果冻是因为皂化还未结束,会在短时间内而消失。短时间内不消失的果冻是因为皂化不完全,没有皂化的游离酸和游离碱会进一步产生问题,因此建议做成再生皂。一块皂化完美的皂皂的切面应该是颜色硬度湿度都一致的。

PS:叙利亚古皂内部有绿色框是因为表面氧化褪色,不是果冻框。




上一篇:皂,出水,发霉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晾皂怎么防止灰尘呢?
楼主热帖
入坑不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回帖

64

听众

252

小花
花开2朵 Rank: 2
aoshi 发表于 2018-7-20 10: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果冻皂是在特定温度下皂化较为彻底后,脂肪酸盐和水形成的一种非稳定态,这种状态和透明皂是类似的原理,但是由于冷制皂用的原料纯度不如透明皂的成分高,所以这个状态在特定温度和水分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当温度降低,水分蒸发后,就会转变,不能像透明皂那样稳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回帖

6

听众

1197

小花
花开3朵 Rank: 3Rank: 3
潇葳予奕 发表于 2017-1-28 2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果冻也一直心存疑虑,这个帖子正好解我之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7

回帖

67

听众

7935

小花
花开7朵 Rank: 7Rank: 7Rank: 7
hqwjp1225 发表于 2017-1-29 11: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果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回帖

4

听众

416

小花
花开2朵 Rank: 2
15556139373 发表于 2017-8-6 15: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果冻部分是反应生成的皂分子大部分呈β晶型所致,该晶型比例大会表现为透明质感,当水份散发后,晶型向着α,δ等晶型转变,透明圈现象变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57

回帖

67

听众

7935

小花
花开7朵 Rank: 7Rank: 7Rank: 7
hqwjp1225 发表于 2017-8-6 18: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果冻就是搅拌的时候反应不完全造成的。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回帖

24

听众

2561

小花
花开4朵 Rank: 4
Lizzy荔小枝 发表于 2018-7-20 07: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这个韩丽老师颇受质疑,不妨再多了解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回帖

64

听众

252

小花
花开2朵 Rank: 2
aoshi 发表于 2018-7-20 1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笑,果冻皂的起因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开始胡扯,那个韩丽貌似想通过理化手段去分析皂,结果连个化学基础都没有,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很搞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回帖

64

听众

252

小花
花开2朵 Rank: 2
aoshi 发表于 2018-7-20 1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去了解下肥皂的几种晶体结构再谈果冻的问题,不重视科学理论,拍脑袋,想当然,自以为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回帖

9

听众

2033

小花
花开4朵 Rank: 4
此去经年 发表于 2018-7-20 12: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科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回帖

9

听众

2033

小花
花开4朵 Rank: 4
此去经年 发表于 2018-7-20 1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aoshi 发表于 2018-7-20 10:46
果冻皂是在特定温度下皂化较为彻底后,脂肪酸盐和水形成的一种非稳定态,这种状态和透明皂是类似的原理,但 ...

感谢老师科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回帖

0

听众

28

小花
花开1朵 Rank: 1
宁静吉祥 发表于 2018-8-10 1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aoshi 发表于 2018-7-20 10:46
果冻皂是在特定温度下皂化较为彻底后,脂肪酸盐和水形成的一种非稳定态,这种状态和透明皂是类似的原理,但 ...

同意。而且洗感是不会骗人的,我就喜欢果冻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回帖

0

听众

28

小花
花开1朵 Rank: 1
宁静吉祥 发表于 2018-8-10 10: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aoshi 发表于 2018-7-20 10:46
果冻皂是在特定温度下皂化较为彻底后,脂肪酸盐和水形成的一种非稳定态,这种状态和透明皂是类似的原理,但 ...

同意。而且洗感是不会骗人的,我就喜欢果冻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小香网
X
扫描微信公众号 「小香真精油」 进口柠檬精油10ml 试用

小香玩精油APP 1000+精油配方

QQ|首页|精油使用|Archiver|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

粤公网安备 44049002000813号     粤ICP备12029381号-2

GMT+8, 2024-11-5 14:52 , Processed in 0.05436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