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7
- 主题
- 2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25-4-7
- 最后登录
- 2025-5-5
- 听众
- 0
- 收听
- 0
花开1朵
|
one这个经典系列,针对楼主图片上的白瓶款这里免费做个人肉分析。
买了大概有上千种用来品鉴,恰巧手上就有这只。
这是系列中廉价的一款,表香是柑橘+木质调。
现在咖啡豆都缓解不了嗅觉的麻痹。
好在写出来了,应该可以做到七成以上。
仿香不同于按照书本上的配方去“临摹”
这种练习获益是巨大的,结合 thegoodscentscompany.com
scentree.co
类似比较权威的香料分类,释意网站
来加深对香氛的认识,理解。
当然很多香料本身在不同浓度又具有多个调性
不要完全依赖书本,要有自己理解
再结合广义,形成自己的认知。
言归正传,首先要明确香调,反复确认。
容易辨识的其实不是头香,而是例如带C15这种大分子的尾调,因为稳定持久,容易抓到。
手帕或者试条抖动那几下后,快速挥发后基本都是尾韵了。
one的尾调非常简单,这只是EDT(Eau de Toilette)香水,低的纯香含量5%都有可能,高的纯香不会超过15%。
我拷贝了一部分香料库里的名单,常见用于尾调的檀\麝类。
檀香208
檀香210
檀香803
黑檀醇/Nirvanol
檀香醇
檀香醚
聚檀香醇
迈索尔檀香
爪哇檀香
芬美檀香
白雷曼檀香
乙酸檀香酯
特木倍醇
特木倍醇前段
伊甸麝香
粉檀麝香
二甲苯麝香
葵子麝香
麝香T
海菲麝香
麝香105
罗曼麝香
吐纳麝香
佳乐麝香
萨利麝香
天籁麝香
特拉斯麝香
灵猫麝香
合成灵猫
天然龙涎
二氢龙涎
龙涎酮
酮麝香
麝香酮
麝香烯酮
开司米酮
琥珀芯
琥珀龙涎
黄葵内酯
环十五内酯
环十五烯内酯
环十五六内酯
环十六烯内酯
降龙涎醚
龙涎香醚
龙涎醚
龙涎醇
极限龙涎
结合定价可以断定,对象中使用的定香以及木质调的成分只有那几种,
再用对于香氛特征的掌握,来做出判断。
我第一个闻到的是吐纳麝香。
这个成份很有意思,一般同时出现搭配使用的是佳乐麝香,
分散介质一般多是二氢茉莉酮酸甲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以及必不可少的龙涎。
但是在这里被难住了,这个龙涎调极其相似二氢龙涎或大环麝香。
考虑成本以及气味特征龙涎酮的嫌疑极大,
绝对不可能是二氢龙涎这类,对象的木质调里有些转折,滞涩,没有太多的回味、咸湿、土味、甜润、动物、皮革、脂乳这些常见于尾韵的特征。
所以比较确认应该就是龙涎酮。
这个成分通常用降龙涎醚这个家伙来修饰。
到这里尾韵感觉不到什么了。
吐纳麝香
佳乐麝香
龙涎酮
降龙涎醚
肉豆蔻酸异丙酯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然后是我自己定义的抽帧法,就是闻到什么是什么,记下来再说。
首先明显的柑橘,但是有明显的芳樟调。
拿出几种芳樟醇反复确认,明显层次感没有这么单调,
所以肯定是精油或者净油。
一开始感觉是芳樟醇+柠檬烯修饰+一些芳樟醇乙酸酯+橙花醇(或者橙花叔醇,橙花醛,橙花新醛等),
但是都否了。
原因很简单,这种复合危险性很大,容易把其他调“拉散”,从而变得层次不明。
虽然天然油也是由这些成份组成,
但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同时赋予了完美结合的小分子,这是单方纯品叠加极难达到的。
所以最后在五倍柠檬、十倍柠檬、血橙、橙花、苦橙花、黄橘、红橘、
玳玳花、玳玳叶、橙叶、楠叶、山苍子以及三十多个柑橘类香料反复厮磨,
最终定位在美洲甜橙汁、摩洛哥橙花、埃及苦橙花这三种。
到此鼻子已经麻了一半。
不过有个意外之喜是一开始在one里有个绿调\皂感的家伙始终揪不出来,
在排除芳樟的时候、去氢芳樟、二氢、四氢芳樟、左右消旋芳樟的时候,
边上的一瓶四氢月桂烯醇感觉醍醐灌顶,算是意外之喜…
美洲甜橙汁、摩洛哥橙花、埃及苦橙花(三选一或二)
蒎烯
乙酸芳樟酯
四氢月桂烯醇、二氢月桂烯醇 (二选一)
吐纳麝香
佳乐麝香
龙涎酮
降龙涎醚
肉豆蔻酸异丙酯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这里有个技巧是用水代法稍微加热,尽量驱散低沸点成份。
发觉柑橘与木质之间有一层白花和明显的粉感,这是一开始没想到的,我以为只是单一粉。
而白花是很难判定的,因为只有薄薄的一层,容易与柑橘类混淆。
柑橘作为一个大类本身其实也是属于白花。
但是也有一些明显特征的白花,比如风信子、铃兰、晚香玉、依兰依兰、茉莉、洋茉莉、杜松梅。。。
粉调:菩提、荷、桂、月季类、鸢尾、香豆、香兰、香茅。。。
笔记在辩香中是十分重要的,包括推测,这有助于记录那同样易挥发的“念头”。
再说白花,one中一定有茉莉,但是非常淡,几乎不可闻。
之前在分辨尾韵的时候,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本身作为定香\稳定的成分,本就有非常淡雅的茉莉味,只是非常轻柔。
考虑成本没有往茉莉油上联想,没有那么重的白花味。
可是白花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如粉调这种纯背景的存在,个人理解它还有一个推搡的功能。
简单的理解就是隔断、推送,把前调推出去。
结合极淡白花的特征,白花挑出了铃兰、茉莉;
粉调挑出了香茅、月季、鸢尾、香豆。
结合成本考虑,留下了铃兰、茉莉、香茅、月季、鸢尾、香豆,这六类两个调性。
有些经验就不赘述了,最后在七十多种材料里选出了:
香茅
鸢尾
紫罗兰
月季以及同系玫瑰
洋茉莉
考虑到常见成份与调试中额外抓到的一些特征:
羟基香茅醛
紫罗兰酮
玫瑰/月季(二选一)
馥合洋茉莉醛
女贞醛
清风醛
长叶烯
加上之前的:
美洲甜橙汁、摩洛哥橙花、埃及苦橙花(三选一或二)
蒎烯
乙酸芳樟酯
四氢月桂烯醇
吐纳麝香
佳乐麝香
龙涎酮
降龙涎醚
肉豆蔻酸异丙酯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直接上最终调试的配方:
摩洛哥橙花 10%
埃及苦橙花 3%
蒎烯 3%
乙酸芳樟酯 5%
乙酸苄酯 0.7%
乙酸桂酯 0.1%
羟基香茅醛 1.5%
紫罗兰酮(beta) 5%
月季花 0.1%
玫瑰香基 0.1%
馥合洋茉莉醛 2%
女贞醛 0.5%
清风醛 0.5%
长叶烯 0.2%
四氢月桂烯醇 3%
吐纳麝香 5%
佳乐麝香 6%
龙涎酮 10%
降龙涎醚 2%
肉豆蔻酸异丙酯 8%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30%
RH40 5%
BHT(外加) 0.1%
整体调配为了方便称重按10g计,
因为是测试,所以没有稀释再调。
不过每段调完要加一定量乙醇,减少香氛中小分子的逃逸。
含量定在12.5%。
乙醇70%,用的是95%的食品级乙醇,剩下的是水:
纯香:5g
乙醇:29.47g
水:5.53g
最终是12.5% EDT成香。
RH40要预先与水混合备用。
建议按照我粗分的三段配置,方便微调。
不过我都调完了,有兴趣直接检验结果吧。
Tips:不加增溶剂配置EDT,要么刺鼻,要么肥皂水。
睡觉,鼻子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