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选好了几种合适的精油之后,如何按照正确的比例配制是很关键的。因为即使是相同的配方,配比浓度不同,其功效也会大不相同,甚至相反。
首先要考虑人的接受度浓度的标准并不以精油的价格来定,不是说某种精油贵,就要少用点,人的接受度才是精油浓度的首要标准。在人的可接受范围内,加入最有效的精油,是配比时最大的挑战。比如一个人的皮肤只能接受 3% 的浓度,那就没有办法把所有你觉得跟症状相关的精油都加进去,而且加的精油种数越多,就越会稀释那个最有针对性、最关键的精油,降低整体效果。 如果一款杀菌消炎精油加了茶树、马郁兰、沉香醇百里香、丁香、肉桂等十种精油,每一种都加了 0.3%,总浓度是 3%,但是其中最能杀菌消炎的丁香精油和肉桂精油的总浓度只有 0.6%。那还不如把丁香精油和肉桂精油各加到 1%,然后其他有辅助功效的精油组成剩下的 1%。这样的配方效果会好很多。 除了皮肤的耐受度,我们也要考虑身体的代谢能力,因为精油最终还是要通过肝和肾来代谢的,过高的浓度会加重肝肾负担,甚至损害肝肾,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
调理类精油的浓度在 3%~5% 就够了调理类精油的浓度通常在 3%~5% 。比如调理肠胃的精油涂抹后 30 分钟就会见效,调理肝脏的精油两天内也会见效,但它们的浓度都不宜超过 5%。 如果觉得 3%~5% 的浓度太低而想通过提高浓度来增强效果,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如果这个浓度都没有效果,那就说明并不是浓度过低,而是精油选得不合适。这也是很多人开始配制精油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比如想配 一款让呼吸更顺畅的精油,开始是 3% 的浓度,涂了不管用,那就增加到 5%,还是不管用,再增加到 10%,如果仍然不管用,那就说明精油选得有问题,而不是浓度问题。而且,精油调理的作用不是需要坚持用几个月才能感觉到身体缓慢变化,而是在一两天甚至 1 个小时内就能见到一定效果。 为什么说 5% 的浓度是上限呢?这需要考虑到肝肾的负担,如果长期使用高浓度的精油,肝肾代谢负担一定很重。而涂抹脸部所用的精油浓度通常需要在 1% 或以下。
应对急症的精油浓度当人有急症的时候,比如胃特别痛,或者发热、重感冒,或是脚崴了等,不需要长期用精油,通常不超过一周,这时候的浓度就可以因人而异,甚至用到 50% 都可以。浓度听起来好像会对皮肤、肝肾很不好,但是急症有急症的应对方法,需要灵活应对,而且这种浓度最多也就是用几天,只要自己感觉能耐受,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我有一次发热非常难受,就用了纯肉桂精油和丁香精油涂在脊柱上,皮肤火辣辣地痛,持续了 5 分钟左右,皮肤就像被烧了一样。但是过了一会儿就不痛了,身体的发热症状很快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