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过,马上就要进入三伏天了。 三伏天是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是一年中最热又闷热潮湿的时节,此时宜冬病夏治,养脾、排湿、排寒,扶正祛邪,补气活血。 易学角度解读三伏天:渊海子平曰:夏至之后逢庚为三伏,盖谓一阴生。在夏至到立秋时节,是五行“金”旺气之时,金生水,随着阴气上升,金的力量逐渐萌发,而火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克制住,此时金火两股力量此消彼长,所以气候又热又湿。 地理气候学角度解读三伏天: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今年三伏天的时间为: 7月16日-7月25日,初伏; 7月26日-8月14日,中伏; 8月15日-8月24日,末伏。
有两位很要好的朋友,每到夏天就会出汗疱疹,刚开始是脖子上长小水泡后期严重还会扩散到手、脚,水泡很痒,加上夏天流汗多,常用皮康王、皮炎王等激素药,患处时好时坏。归其原因就是体质湿气重。表面用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如何治疗,请耐心继续往下看,哈哈~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我们应好好利用三伏天这段阳气盛的时间段,将体内寒湿之气排出体外。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叫湿气? 当人体脾胃失调,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而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形成湿气。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湿气呢? - 头皮容易出油、脸部油亮
- 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 皮肤瘙痒,常容易过敏、汗泡疹、湿疹
- 眼睛浮肿,舌大,舌头有明显齿痕
- 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 小腹突出(常有胀气),下肢容易浮
- 耳内潮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 妇女白带过多、阴道瘙痒有异味
- 大便稀黏腥臭,粘马桶不易冲掉
- 很容易感到疲累
其次,为什么会体内有湿气而排不出呢? 最大的原因是脾功能失调或称脾虚(也就是脾运化能力不足)。在中医里面所说的脾与西医中的脾脏不同,它不只是负责造血的器官,还负责了营养的吸收,脾位居人体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负责全身器官的濡养,脾胃又被称为后天之本,脾也主一身的气机运作,因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所以脾胃是运化水湿的“大总管”。当脾胃失调时,体内的多余水分就无法通过汗液、尿液等有形的形式排除体外。 古代五行家将一年分为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与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三伏天属长夏,属土,脾属土,《内经》有述: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无论体内有没有湿气,我们在三伏天都应好好地养脾。有湿气更应该养脾祛湿! 补足脾气,加强脾运化能力,将湿气排出体外才是治疗的根本解决之道!
重点来了,如何自我养护做到养脾祛湿呢? 一、精油除湿 之前团购的除湿油含有祛湿和养脾的精油如: 艾草、广藿香、丝柏、陈皮、黑胡椒、姜、葡萄柚等。 二、姜米茶 《内经》讲:焦香入脾,香可燥湿,让脾舒畅。 冬吃萝卜夏吃姜,炒米里加入姜片,三伏天吃点姜是蛮好的。
制作方法很简单: 1.洗干净大米,姜切片; 2.铁锅不放油,直接干锅下锅炒,小火一直翻炒至大米呈现图片那样的焦黄色(用铁锅炒比平底锅不粘锅效果好); 3.纳凉,密封,装瓶。每次炒一点,纳凉后密封,每次吃一点取一点,最好是一次做一星期量就好了,不要做太多放太久; 4.每次取一小把,开水冲泡,当水喝,可以续水至无味,每天都可以喝。 三、搭配按摩和运动 涂抹除湿油后需要搭配按摩手法,在群内有做视频介绍。坚持一个月不仅可以排湿,还可以瘦身减腰围哦! 适量运动,比如瑜伽,慢跑,快走,出薄汗即可,千万不可大汗淋漓。 四、艾灸 湿气重的可以在涂抹除湿油后搭配艾灸,艾灸后会发现排出一层薄汗。 三伏天也很适合做艾灸,但是最好艾灸安排在早上。 五、尽可能少碰冷饮 很多养生文都会提到夏季少吃冷饮,原因是虽然夏季天热,但我们人体是外热内寒的,吃冷饮反而容易让寒湿气滞留,并且伤脾胃。 但是,老实说,我自己也做不到完全不碰冷饮,太难了,夏天怎么能少了冰激凌、快乐肥宅水和奶茶的快乐呢~~ 所以我偶尔想吃的时候我还是会吃的,但是不放纵,可能一周或者半个月吃一次,再喝米姜茶和涂油暖脾胃回来,身体会有自己的调节能力,偶尔吃一两次是不要紧的。 毕竟心情的愉悦也是很重要的O(∩_∩)O 养生要寻求的就是心理情绪和身体的平衡,绝不能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层面的满足。
啊~~絮絮叨叨又写了那么长,哈哈,希望大家这个夏天都可以瘦瘦美美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