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2日,全球著名的INXS乐团主唱麦克·赫金斯(Michael Hutchence),被发现在饭店卧室内,用自己的皮带上吊身亡。派出他杀后,人们很是不解,像麦克·赫金斯这样成就不凡又不虞匮乏的人,是什么将他卷入忧郁的深渊,以至结束生命?
原来1992年9月的一场车祸,导致他失去了嗅觉。从此,诱人的美食、爱人的气息、思乡的情怀——那些生命的本质——都从他身上剥夺,据说自此之后,麦克·赫金斯跌入令他不断衰弱的忧郁里,即使依赖处方药物,甚至违禁药品和酒精,也是枉然,嗅觉的丧失扼杀了他基本的人生乐趣。
嗅觉缺失——医学上称为嗅觉缺失症(简称为嗅盲),为何会对人的打击如此之大?
首先,嗅觉与情绪之间的神经联络格外密切。处理气味与情绪的脑部区域彼此交织共存的程度,是任何其他脑部区域所无法比拟的。气味与情绪位于同样的神经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脑的原始核心,由于爬虫类同样具有这个部位,有时也称为爬虫类脑,或顾名思义称为嗅脑,边缘结构中,主要与嗅觉中枢互动的部位是杏仁核。杏仁核是脑部掌管情绪的位置,没有杏仁核,我们便无法处理体验或情绪经验,无法传达自己的情绪,也无法理解或回忆情绪事件。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显示,当我们觉察到某个气味,杏仁核便开始活化,而对该气味的反应越情绪化,杏仁核的活化就越强烈。除了嗅觉外,没有任何直觉系统得以如此独特且直接地,影响杏仁核这个控制人类情绪的脑部区域。
像麦克·赫金斯这样有嗅觉缺失症的患者,会经常抱怨对过往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感觉悲伤、食欲不振、难以入眠、失去生活动力、无法专注等症状,而上述症状都是重度抑郁的主要诊断指标。嗅球遭手术切除而不再能感知气味的大白鼠,所表现在生理及行为上的转变,与患重度忧郁的人相似,它们不吃不喝,只是躺在笼子里,而且对玩具以及那些它们往常热爱的活动缺乏兴趣。
嗅觉缺失症能导致忧郁症,相反,事实证明忧郁症也可以造成嗅觉丧失,严重忧郁症患者时常向心理咨询师抱怨,认为自己觉察气味的能力减弱了,针对忧郁症患者的气味灵敏度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情绪健康与嗅觉健康彼此唇亡齿寒的关系。
比起其他直觉体验,气味更有诱发情绪的能耐,让我们满心欢喜,或是热泪盈眶,挑起我们内心的恐惧,或是撩拨我们的欲望。
气味不止诱发情绪,气味还可以成为情绪。研究证明,气味可以透过联想转化为情绪,然后发挥情绪代理者的作用,影响我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行动。
有一项研究,先让一群儿童尝试令人挫折的迷宫,同时让他们体验一种气味,使儿童将挫折感与这种气味连结在一起。接着,让这群儿童执行一项简单的测验,其中部分儿童再次暴露于这种气味,而其他儿童则暴露于不同的气味,或没有任何气味,结果发现前者在执行简单测试时比较没有动机,测验结果也较差。
这个实验证明了,气味引起的行为,就像实际经历情绪所引起的行为一样。这种关联被嗅觉心理学专家瑞秋·赫兹博士称为“气味-情绪制约”。
与气味的正向连结,也能促成正向情绪制约。比如,若能将聪慧的感觉与特定气味连结,往后当工作或课业面临挑战时,便能使用此气味。“气味-情绪制约”也能用来改善压力情境下的人类社会行为。
气味-情绪制约的概念是嗅觉与情绪体验,根本上就是互相关联及双向交流的两者具备的功能如出一辙。瑞秋·赫兹博士认为,人类脑部已将动物指引生存的嗅觉系统,整合成为人类指引生存的情绪系统,嗅觉与情绪彼此合作无间,但却不一定总是正向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气味的立即反应非常单纯,似乎是在瞬间评定喜爱或厌恶,因此许多情绪学家认为,这个根本的“喜爱”反应,就是人类极度复杂的情绪系统的基础,甚而有之,情绪体验与嗅觉同样原始,出于本能,同样超乎言辞语言所能分析。在嗅觉体验与情绪体验之间,具有根本的类同性及双向互动。
由于和其他任何感官体验比其他,嗅觉与情绪的关系无疑是更密切的,因此,人们不禁期望气味也能有效运用在心理治疗上,这种疗法称为“气味疗法”。
气味所引起的到底是愉悦亦是苦楚,既与每个人的过往经验有关,也有共性,比如,一般来说,闻到甜橙的味道就会觉得愉悦,闻到檀香就会觉得内心安详。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植物的气味帮助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改善生活状态。
本文主要内容引用自瑞秋·赫兹博士的《气味的奇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