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有个小伙伴在微信上问我:
她的疑问,令我想起了我一开始学习芳香疗法时候,也同样有这样的困惑。本来以为直接记住各种常用精油的用法,就可以把精油用得得心应手,然而,作为文科生的我,决定仔细深入研究芳香疗法的时候,却被那些完全看不懂的化学分子搞得头晕眼花,当时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学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乍看之下,调配精油配方跟精油化学好像没有半毛钱关系,然而,在后面的实践学习中,我越发觉得,精油化学是芳香疗法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不了解精油化学组成的芳疗师,绝对是不称职的芳疗师。
打个类似的比喻,为什么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学习音标?因为学会音标以后,你就会知道这个单词的大概发音,即使是第一次遇到的单词,不知道它的意思,但总能通过它的音标把它读出来。而精油化学之于精油而言也是这样的原理,因为记住了各种常见精油化学分子的功效,即使是从来没用过的精油,你也可以单凭知道它的化学组成,大概估计它的作用效果,你也可以凭借它们的不同学者组成,来区分看起来相似,然而却根本不同的精油,就不需要把每个精油的功效都死记硬背了,更何况精油种类这么多,功效多元而复杂,记完是不可能记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记完的。
甜茴香、小茴香,藏茴香,海茴香,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和功效吗?名字看着一字之差,但功效上却是各有各擅长的领域哦。
甜茴香,是一种常用精油,估计不少人都用过了吧,它的主要成分是醚类(如果你能记住它的主要成分是反式洋茴香脑60~77%和甲基醚蒌叶酚2.5~8.3%就太好了,但如果记不住,也不要勉强自己的脑细胞,记住是醚类也可以了),醚类的主要生理属性是强效抗痉挛,镇定,止痛,抗发炎,有麻醉效果(文末有各种常见精油化学成分的功效总结图表,不用谢,请叫我雷锋~)。
小茴香,它就是我们俗称的孜然,爱撸串的小伙伴想必对它的气味一定不陌生。小茴香精油气味非常浓烈,用量稍多就会成了行走的烤肉,所以使用频率比甜茴香低很多,它的主要成分是芳香醛类(小茴香醛20~40%),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和光敏性。芳香醛类分子的精油具有消炎、抗细菌、真菌、抗痉挛及止痛效用,特别是针对慢性疼痛,微量既有强大的疗效。
甜茴香和小茴香,两者都是繖形科的植物,而且同为香料类的精油,对于肠胃消化方面都有正面的帮助,能激励消化系统,消除胀气等效果。而且两款精油同样具有提高睡眠质量,止痛抗痉挛的效果,但醚类的甜茴香能通经,调整平衡性激素,所以孕妇和婴幼儿需要谨慎使用,而小茴香能处理甲状腺低下问题。虽然两者同为能调整内分泌腺的精油,但是针对的方向却不同。
藏茴香,又叫葛楼子,属于单萜酮类精油,含有50~60%的藏茴香酮,说到酮类,首先想到它的生理属性是促进上皮组织细胞再生,促进疤痕愈合,预防疤痕组织,分解黏液,祛痰,分解脂肪等功效。同时,单萜酮类精油还有让人敬而远之的一面,就是它的神经毒性,孕妇、婴幼儿、癫痫症患者是禁止使用这类精油的,试想一下,如果不知道化学组成而误用藏茴香,后果可能很严重。
海茴香,是一款近几年新兴的精油种类,它的主要成分是单萜烯(萜品烯、水茴香萜、桧烯)占比高达90%,这么高比例的单萜烯,首先就让人联想到同样具有高比例单萜烯的柑橘类精油,这类型精油都具有一个共同功效,就是促进体液循环代谢,改善水分滞留,水肿,橘皮组织等问题。所以不难想象,海茴香同样擅长处理这些问题,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海茴香的抗氧化效果很好,用于皮肤护理,能延缓皮肤老化。
此外,很多提取精油的植物会因为生长的地理位置的改变,导致主要化学成分产生变化,致使精油在功效上也出现明显的不同。薰衣草、百里香、迷迭香、尤加利等则是典型的例子。
真正薰衣草,脂类为主,镇静消炎止痛助眠效果佳。
穗花薰衣草,氧化物类为主,提振精神,助益呼吸道,促进细胞再生。
头状薰衣草,酮类为主,消解黏液,皮肤细胞再生,神经毒性。
看看,同样是薰衣草,但是因为主要化学成分有了变化,功效就千差万别了,所以了解精油化学组成对于区分容易混淆的精油很有帮助。
精油化学组成决定精油的疗效,类似的化学组成,有着类似或接近的功效,有些精油甚至可以替代使用。如果你喜欢在网上找适合自己的精油配方,却不知道配方设计者的用油思路和配方中各种精油大概的化学成分,那么你调配这些配方时,可能需要不断购买不同的精油来满足调油的需求,因为即使你原本已经拥有很多精油了,也根本不懂得用手头上的精油替换使用。 青春痘配方替换示范: 山鸡椒+德国洋甘菊+胡萝卜籽+真正薰衣草+波旁天竺葵。
配方解读: 山鸡椒:醛类,强效抗菌,抗感染,抗炎。
德国洋甘菊:倍半萜烯类,强效消炎,抗细菌。
胡萝卜籽:倍半萜醇类,消炎,激励皮肤细胞再生。
真正薰衣草:酯类,强效抗细菌,促进伤口愈合,细胞再生,止痛。
波旁天竺葵:单萜醇类,抗细菌,调节皮肤菌群生态,促愈合。
替换方案: 柠檬香茅+西洋蓍草+广藿香+苦橙叶+玫瑰草。
配方解读: 柠檬香茅:醛类,强效抗菌,强效消炎。
西洋蓍草:倍半萜烯类,消炎,促愈合。
广藿香:倍半萜醇类,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苦橙叶:酯类,消炎,抗感染抗菌。
玫瑰草:单萜醇类,抗菌,强化皮肤抵抗力,消炎。
类似的替换,还可以是:
柠檬香桃木+没药+快乐鼠尾草+芫荽籽……
|